您当前位置:周口人大网 >> 媒体视野 >> 浏览文章

    光靠钱造不出文化地标(新评弹)

    2013/11/14 6:51:48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杨  凯

    把原有的古建筑拆掉,为新的市容规划腾地方,或者举着保护修缮的名义重新修一个新的,最后变得“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了旅游开发,找中国文学名著里的虚构人物来当资源,修“故居”、造“故里”,让人啼笑皆非;重金打造一房地产项目,唯恐无人赏识,于是在宣传上欢呼“某地崛起新的文化地标”……

      例多不胜繁举,每每见诸报端。想提升城市品位,出发点是好的;想打造文化地标,办法也不算坏;可是,钱花了不少,却伤害了本来有的文化记忆。文化地标没文化,这是近年来城市建设中常见的文化问题,也是文化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

      如果说,用钢筋水泥或者土木砖瓦筑成的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肌体,那么,附着在建筑之上的历史记忆、人文精神就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肌体和精神交融汇合,方可谈得上文化地标。在强调“五位一体”建设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城市建筑的更新速度,也许可以折射执政者的能力;文化地标的存留发展,却更考验执政者的眼光。

      这里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旧”情况。本来有的古建、遗迹、历史名人故居等,它们可能和所谓的现代城市风格不太合拍,但是却承载着历史记忆,本身就是文化地标,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资源。这些“旧”记忆,需要的不是大拆大建,而是一些细水长流的钱,怎么在不伤害外观的情况下加固,怎么改善管理,怎么合理进行开发利用。我们有些地方正好反其道而行之,宁可花更多的钱,拆了又建,面目全非,修旧如新,不伦不类。

      还有一种是“新”情况。各地搞文化建设,总有基础建设投入,上马造了不少博物馆、大剧院,甚至花大价钱搞了好些城市雕塑。在有些县市,这样大的投入和财政不匹配,而学校、医院这些更关切民生的基础设施又跟不上,两者一比较,老百姓很不满意。这样的文化地标,收获的社会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当然,城市在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只要质量过关,将来几十年都可以用,但是老百姓要看政府的钱有没有花在刀刃上。他们会想,古代的县官在手头不紧的时候,都希望能在任上把县学修好点,为什么现在的干部总是把眼光盯在一些贪大求洋的楼堂馆所呢上?这种本想建设文化高地,却往往弄成价值洼地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要改变这两种情况不容易,恐怕既要“触及灵魂”,也要“触及利益”。触及灵魂,就要改变执政者的政绩观,有大工程就有高GDP就有政绩的观念,打造一两个形象工程就是搞好了一个地方的形式主义评价标准,应该清除;触及利益,就要斩断在项目和审批权力之间的利益输送链,在拆旧建新过程中中饱私囊的腐败现象,在大工程背后可能隐藏的大贪官,应该及时查处。

      约1000年前,北宋名臣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他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什么意思?先搞好经济民生,创造出好的社会氛围,才重修这个文化地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也是因为这份精神寄托,才成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个文化地标。

      “古仁人之心”,今天依然值得为政者学习。至少,在决策或拆或建文化地标的时候,绷着这根弦,多想想民生、多想想历史,文化地标没文化的闹剧才会离我们远去。

     

      编  后

      从6月6日开始,我们推出了“关注文化失范现象”系列评论,用20篇角度不同、风格各异的文章,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文化乱象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深入剖析。这些文章所批评的内容,既包括社会心态的失衡、文化操守的退让,也包括文化发展思路的功利化、新闻传播的趋利化、治学之风的浮躁化等,并呼吁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理性、辩证地看待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发展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这些文章推出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反馈和大力支持,也使这个系列评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和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关注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4日 17 版)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1  www.zkrd.gov.cn  周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周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豫ICP备15036050号-1 豫周公网安备:41160002130013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太昊路中段 值班电话:0394-8357398 信箱:zkrdxck8026@163.com
    技术支持:中原传媒
    总访问量: 487432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