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周口人大网 >> 媒体视野 >> 浏览文章

    云南腾冲发展民族特色村寨调查与思考

    2017/11/26 6:57:00 浏览次数: 【字体:

     

    *杨   芬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腾冲是全省25边境县市之一,近年来,腾冲根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支持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因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对于促进腾冲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两个民族乡镇及南中北部分民族村寨走访调查,对腾冲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一、腾冲市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认真落实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决策部署,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全市有24种少数民族,其中傈僳族、傣族、回族、白族、佤族、阿昌族为世居少数民族,傈僳族为跨境民族,阿昌族为人口较少民族。有荷花、猴桥两个民族乡镇,14个民族村,148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少数民族散杂居在15个乡镇、94个村社区范围内,居住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0%以上。2015年末统计,全市总人口674041人,少数民族人口55442人,占总人口的8.23%

    (一)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一是树立了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工作观念,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意见》、《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民族工作。二是不断强化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民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加大对重要事项的协调、决策、落实和检查力度。三是形成点上突破、面上推进、整体提高,为全面建成示范区民族特色村寨打下坚实基础。结合腾冲实际,制定了腾冲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猴桥、明光和滇滩3个沿边乡镇猴桥、胆扎、轮马、自治、麻栎、联族6个沿边行政村(社区),覆盖103个自然村、5531户、22256人。按照公路沿线,城镇周边,景区周围,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做好示范的原则,选择具备独特民族文化特点的典型民族村寨和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民族村寨,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

    (二)扶持政策不断落实,民族特色村寨工作初显成效。一是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在全市少数民族聚居区投入资金2400万元,发展特色经济林15万亩,大力发展以烤烟、茶叶、畜牧、特色经济林等主导产业。二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2015—2017年,建设猴桥灯草坝、轮马河头、蔡家寨,明光小黑河,滇滩烧灰坝、棋盘石6个民族特色旅游村,每村补助195万元, 3年投入1170万元,用于重点实施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民居和村落、培育壮大民族特色产业、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改善和保障民生、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项工程。三是猴桥镇在2013年被列为云南“3121”示范工程创建点。按照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形成经验、典型示范的要求,以跨越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边疆繁荣促进边疆稳定。通过在3年内规划完成提升1.8万亩低产草果园改造,打造2个民族文化展示示范点,黑泥塘口岸傈僳特色村寨和猴桥镇民族文化表演广场。目前,猴桥镇国门新村傈僳族村寨标志性建筑建成。全市6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建成,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三)社会管理不断加强,民族文化事业呈现新局面。一是坚持把民族教育工作与两基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兴边富民工程和中小学排危工程的实施,改善了民族地区33所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二是充分挖掘、开发、保护我市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6个民族特色村寨及少数民族村寨建起了农家书屋”14个,体育活动广场8个,文化活动场所17个,使全市少数民族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全市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高,规划缺乏个性。一是少数干部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了解深度不够,对特色村寨各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全市的民族村寨建设按照汉族村庄的惯性思维模式实施民族村寨项目建设,民族村寨与普通村庄风格趋同,没有少数民族特点。三是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各少数民族人才所占比例不平衡,能力素质有待提升。

    (二)整体实力不强,发展极不平衡。一是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滞后,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发展滞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村寨建设资金短缺。二是我市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由于受交通、教育、信息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管理不善,利用率低。

    (三)传统文化面临汉化和流失,村寨建设特色不明显。一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的深度杂居,造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部分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已逐步汉化,少数民族群众对彰显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缺少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意识不强,体现不出少数民族村居特色。二是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保护的有效措施,致使部分民族文化濒临消失。三是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力不足,民族产业优势没有得到较好发挥。

    三、加快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建议

    (一)强化宣传,打牢边疆和谐稳定的基础。一是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转变谋生手段和创业的意识,营造团结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示范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服务力度,实现民族地区边防稳固、民族团结、边境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确保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

    (二)科学规划,重视挖掘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一是要结合各民族的民族习惯、民族风情和居住地自然风光,将各个民族的民族特征、精神风貌、历史痕迹、生态环境融入到每一个民族村寨的建设中,让每一个村寨都能体现出居住民族的精气神。二是要因地制宜,对民族村寨进行准确定位科学制订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与开发融入民族特色文化元素,在建设发展中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提升民族村寨品味。三是重视挖掘、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参与文化体育交流,继续支持举办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活动,将节日活动办出特色、办成精品

    (三)整合资源,加快民族特色村寨经济发展。一是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合力,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进一步加强示范区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和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发挥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三是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要逐步扩大到基础差的社区,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理清发展思路,分析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要把特色民族村寨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以特色村寨建设为平台,以社会主义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发展项目为载体,统筹安排,集中财力办事,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建设特色村寨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四)注重实效,构建民族旅游新格局。一是要抓住全域旅游的发展机遇,把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依托当地优势,努力培育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做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二是加大对打造民族文化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出代表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线路,创新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大发展,扩大民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猴桥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荷花傣瓦族的泼水节、清戏等传统文艺活动为基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和名片,彰显腾冲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三要充分发挥好我市沿边及多元文化优势,抢占跨境旅游市场,加快互联互通,推动腾冲旅游内聚外联,全域发展。(作者单位云南省腾冲市人大常委会)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1  www.zkrd.gov.cn  周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周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豫ICP备15036050号-1 豫周公网安备:41160002130013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太昊路中段 值班电话:0394-8357398 信箱:zkrdxck8026@163.com
    技术支持:中原传媒
    总访问量: 487428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