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周口人大网 >> 依法·释案 >> 社会法制 >> 浏览文章

    誓将家训代代传

    2019/5/18 18:12:58 浏览次数: 【字体:

     

    河南省西华县农机公司  杜安营

    现代的年轻人,恐怕不知道什么叫“家训”二字。在伦理道德建设上,家训占重中之重的位置。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注重对家训的继承、传承和发展。发挥家训的作用,严格管教子孙,使子孙对家训发扬光大,融入民族的血脉、灵魂之中,是不可忽视的。家训是家族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告诫、训示,有着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诫勉、劝喻。家训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是涵养家风、养护心灵的精神食粮。在家训中,很多是撰写人生的经验,含着饱经历史沧桑的生活体味。用之传之后人,是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可以这样说,家训是国学和中华传统文化极具特色的一个分点。在传统家训中,可谓名称多样多样,既有家诫、家法、家苑、家劝、家约、家箴之说,又有庭训、宗训、族谕、宗式、祠规、祠约之言。翻阅史料,从嵇康的《家诫》到纪昀的《训子书》,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到邵雍的《诫子孙》,从颜延之的《庭诰》到张之洞的《致儿子书》……,足以说明家训辈辈相传,代代生辉。

    家训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不衰,能惠及千家万户,是因为家训感人、振人、启人心肺,赋有哲理、情理交融、文采飞扬。学一遍,感一遍之情;思一遍,得一遍真义;用一遍,融一遍人生心灵。实现良好的家风、族风和文明,试看,那一家家、一户户、一族族的句句家训,行之于文,铭刻在心,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已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良好风气。“人无德不立,家无训不昌”。

    就家训本身来讲,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文王遗命武王的《保训》中就有了文字记载,在《论语》中,载有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礼”的故事。在历史上,一部部家训,一篇篇家箴,一章章族谕,一户户庭训,都是先人智慧的浓缩。《诫子书》,彰显了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的家教专著典籍,被誉为“论述教子、治家、勉学、处世之法则,传承家教诚孝、伦理、风操之经典,是“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名篇。古之贤良重家训。《朱子家训》问世以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成了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包拯在他晚年为子孙后代制订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为世人垂范。今日,个别地方政风不正、社风不良、民风不佳,与其党政干部家训不严,家风不正息息相关。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端蒙养、重家教,良好的家训建设有利于引导家族成员遵守家族道德规范,形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勤俭持家、和睦友善的家族氛围,形成守护个人健康成长和家族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家训文化是我们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许多腐败分子在囹圄之中甚至被押赴刑场时,不少人都后悔忘记了父母平时所言的家训。放牛娃出身的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12岁丧父,一家人的生计完全靠他的“小脚母亲”承担。母亲经常用家训教育他、鼓励他,做官要当包公那样的清官。为了供胡长清读书,他的母亲不知吃了多少苦。当她得知昔日为之骄傲的儿子成为人民的罪人后,老母亲起初不相信,随后在巨大的精神打击下精神错乱,一天到晚嘟囔着:“伢崽是个好孩子,这不可能”,其情其景令人心酸。可见,一个人一旦忘了父母的家训之言,不仅会葬送自己,还会给亲人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父母、妻子及子女的叮嘱和期盼,以及句句家训,不当作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清醒剂”和“定心丸”,就会跌入万丈深渊。每当被不正当欲望冲昏头脑而不能自持的时候,要多想想这样下去是否会愧对自己的亲人?更要想一想,为了满足一时之名、半斗之利、口腹之欲,忘记用家训约束自己,要付出多么惨重代价以及会给亲人带来多么大的痛苦。人,记住了家训,就会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智,在诱惑面前就会多一分“定力”。家训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家训正家风,要继承先人这笔丰富而富贵的“篇篇药石,言言龟鉴”的话语,以此函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能让我们接地气、发扬良好家风之宝。

    在我们的记忆中,从我爷爷、奶奶起,直到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十分重视家训,涵养家风。可以说,杜家晚辈一代代的成长,都与“杜家家训”的熏陶分不开。今天,我写这篇文章,就是让子孙们认识“杜家家训”是“做人的格言,是传统的善德,是立身的根基”,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始终不忘初心,不忘本色,不忘使命,不忘责任,使“杜家家风”代代相传,辈辈生辉,大放光彩,光照后人。

    我们杜家家训是什么呢?经过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我这一辈的继承、发扬、光大,经过提纯、精化,归纳为“5句话”,就是“孝为先、善为基、诚为本、恩为谢、和为贵”。下面,谈一谈我对这5个方面家训的认识、感受和践行。

    孝为先

    什么是孝道?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显然,孝,就是德、施德品。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堪称齐家之宝。百善孝为先,百德孝做本。孝道,就是孝德。“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人生在世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做人应当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孝,是什么?我认为,或者通俗的讲,就是每当父母生病时,孝是守在病床前的不离不弃;当父母疲惫时,孝是一盆早就准备好的洗脚水;当父母感怀时,孝就是那个永远听不腻的故事。说得直白,就是“心念父母,情系父母”。孝是一缕春风,能驱散寒冬,迎来百花灿烂;孝是一脉清泉,能解除干渴,换来生机无限;孝是一股温流,能浸润千家万户,滋润万水千山,温暖神州大地。孝,就是一种德;孝,就是一颗赤诚的心;孝,就是人间的真、善、美。有了孝道,就有了天地的静美,天然的芬芳,色彩的艳丽,状态的有序,万物的复苏,活力的迸进。我常想,在宇宙这个大空间里,有三个领域都注重讲孝。一是在飞禽走兽中就有“仁义礼智信”之说,古语:“羊羔跪乳,马不欺母,仁也;鹿得食而呼其群,义也;蜂见花而聚其众,礼也;蝼蚁塞穴防雨,蜘蛛结网以求食,智也;雁非时而不至,鸡非时而不鸣,信也”。飞禽走兽尚知仁义礼智信,何况人乎!二是在植物界,有古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一草之息,呼唤春光;一叶之灵,窥尽秋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植物不会说话,也会报春晖之恩,花草也有情呀!何况人呢?在人类中,《诗经》里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传统孝道珍惜生命的价值,不仅珍惜活着的生命,而且也珍惜死去的生命。这就要求人们继承祖辈的品德、志向,使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人,持续兴旺发达。花草沐浴于阳光,给阳光报恩于一片绿意;树木享受人们的浇灌,给人们一片绿荫。这些,不正促使人们对孝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孝的价值、意义、作用,可表现为:百善孝为先,百苦孝为甜,百味孝为香,百难孝为易,百愁孝为乐,百音孝为歌,百吨孝为重,百金孝为贵,百友孝为结,百课孝为主,百书孝为典,百辩孝为理,百德孝为先,百官孝为范,百和孝为源,百行孝为导,百思孝为大,百姓孝为根,百岁孝为本,百年孝为春,百孝孝为笑。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华民族5000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在人们与父母一起的生活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从不附加任何条件。当我们遇到困难和疑惑的时候,父母是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完全吐露心声的人;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父母是不加掩饰批评我们和原谅我们的人;当彼此发生争执的时候,父母是不计前嫌继续关心爱护我们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遇到多大困难,父母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父母的说教,有时张口骂,或动手打,同样是我们成长进步的助推器。父母经常絮叨的话,往往是他们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总结;父母反复提醒我们注意的问题,往往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父母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可能是他们用一生的实践和教训得出来的。父母的人生经历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吸取父母的经验教训,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我们前方的道路就会更加顺畅。

    在俺杜家,讲孝、尊孝、行孝,是我们家的传统。80年代,我爷爷70多岁了,患病卧床不起,父亲上班,我母亲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护理得十分周全,后来不能进食,我母亲买来西瓜,挤瓜里的水放在茶杯里一次次喂他,直到病故,此事在俺村传为佳话。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女儿出于本能,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心献出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可以说,父母是儿女的前线,子女未必是父母的后方;父母是儿女的本金,子女未必是父母的利息;父母的家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未必是父母的家;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限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有限的;父母对子女的难能全部包下来,子女一大群未必能养活父母终生如愿。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父母有病,儿女只是问问。所以,在家族、在父母面前,儿女们不是讲父母给了谁多少钱的地方,而是讲孝的地方;不是儿女讲谁有理谁没有理的地方,而是讲对父母情愫深不深的地方。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大而无穷,怎么报答也报答不完?小羊跪哺闭目吮母液,威仪母恩受乳躬身体,膝落地姿态如敬礼,遗憾的是子女们往往对父母爱心的体验有很大的滞后性。一岁年纪一岁人,往往到了父母那个年龄时才真正体验到父母当年的良苦用心和生活艰辛。但父母又不能永远等待,“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间孝道,要及时莫迟疑。这提醒我们,务必拿出一些时间来体贴照顾父母,忙碌不能成为不尽孝的理由,而只是一种借口,关键在于是否重视了,是否把父母在心中摆在第一位置。以此行者,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和精力守护父母。世上的人呀!我们要记住“六不忘”一不忘根,炎黄之根、宗族之根、祖先之根;二不忘本,立身之本、处事之本、做人之本;三不忘善,修德之善、行道之善、解难之善;四不忘恩,养育之恩、栽培之恩、帮扶之恩;五不忘责,社会之责、岗位之责、家庭之责;六不忘情,血缘之情、真爱之情、挚友之情。五个记住是:记住勤俭是治家之本,和睦是齐家之本,和谐是保家之本,读书是起家之本,忠孝是传家之本。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记住:夫妻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兄弟姐妹间,“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朋友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家乡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邻居间,“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总之,要做一个父母膝下的好儿女,儿女面前的好家长,爱人一侧的好配偶,邻里之间的“和事佬”,朋友眼中的“及时雨”。要唱响一首歌:“日出东方好辉煌,黄河入海万里长。中华孝道传千古,千古中华礼仪邦。天底下,人世上,爹娘恩深似海洋,从小懂得孝父母,长大报国好儿郎。娘家爹,婆家娘,将心比心一个样,两边父母都孝敬,和睦家庭喜洋洋。烛光照,闪闪亮,育我青春好时光。传道授业解疑惑,滴滴情深入心房。先栽树,后乘凉,父母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风化雨暖心房。乌鸦反哺拳拳意,羊羔跪乳意长长。尊老爱幼本当敬,要为儿女做样样。爱父母,敬师长,人伦道德第一桩。人人捧出心中爱,中华孝道放光芒。”

    善为基

    在我们杜家,从祖辈起,都把善、慈善、为善、尽善,作为祠训,代代传承;作为家规,辈辈发扬;作为家教,人人会做

    善是一种从心底逆发出的光芒,它不耀眼、却温暖人心。我们杜家之所以把善作为家训,在于善是一种治国之道和治家之基。善,儒家说是“仁爱”,佛家说是“慈善”,道家说是“无为而无所为”,基督教说是“博爱”,这一切说的都是“善”的社会价值取向、导向。善是一种思想观念,体现着人类共同的至善价值,是现代人类精神文明的道德品质。从本质上讲,善是一种“至善”,这一词语出自《大学》。《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认为天命之性,是上天所赋予人的,纯粹的至善之性,是人之明德,乃万善之本,故《大学》提出明明德的要求,即彰明人的本体之明德而归于善。王阴明认为:“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把善作家训之一,在于善是道德修养、仁爱观念、回报之心、感恩之行、怜悯之心和人的素质综合的反映。与人为善,在于善与德相近、相似、相同。古人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又曰“德在所在,言行其表”。显然,这里的其表,指的就是行慈善、做善人。常言道:善德善德,说明善与德相连,本为一体,可谓善就是德,讲德先讲善,由善心生成的善品、善行、善风,虽纯朴,却无比感人;虽朴实,却无比崇高。善,是人类的天性,仁爱的灵魂,和谐的基石;善是春天的阳光,他把自己的能量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滋润万物生长;善是夏天的雨,浇灌着人们的心田,让大地的苗圃绿意泱然;善是秋天的风,无私地帮助树叶返回自己的故乡;善是冬天的雪被,执著地守护着越冬的麦苗,用自己的躯体呵斥着它们不怕寒风冰霜。善,有时是风雨中悄然为你撑开的一把伞,有时是黑暗中为你点亮的一盏灯,更多的时候,是危难时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的一双帮扶的手,是走投无路时,向你坦然敞开的门。投入种子,就会生出根芽;植下树木,就会长出树叶,这是世上普遍存在的因果现象。《礼记·礼运》中有精辟记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马克思有句名言: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美丽的花朵只有舍得凋谢,才能结出丰硕成果;宝贵的生命只有甘愿奉献,才能闪耀灿烂的人生价值。我父亲在县农机公司工作,历史到了80年代,农民仍用镰刀割麦。到了“三夏”时节,父亲看到困难户的麦子收割不了,就开着机车到七里仓、白桥帮助困难户去割麦打场,全是无偿服务,不收费、不吃请。秋季,困难户种不上小麦,他开着机器悬耕、耕地,让困难户适时把麦子种上。

    参天大树,悠悠芳草,给大地披上绿色的霓裳;万丈光芒的太阳,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星月,给大地以光明。在家训上,以善为情为贫困户送去温暖,就像沙漠需要绿洲,春草需要甘露一样,浇灌着贫困户的心田。爱与情系于心田,好似浓浓美酒,让人回味无穷;如同默默的春雨,无声的润入人心,使之心花怒放;善转化为大爱,她像一轮朗朗明月,给人们以恬静的温柔。善爱从心泉中涌出的水流,是生命之树绽开的花朵。社会缺少善,就是一个至酷的社会。“善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我父亲常对我说,对贫者融入亲情大爱,这对农民而言,她是一种境界、彻悟、睿智、态度、责任。这种亲情善爱,是对善意的升华,传统美德的弘扬,高尚品质的折射,是时代的呼唤,真理的回音,良知的回归,心灵的共鸣,人间的绝唱,唯有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时代意念、时代风范。2019年元月,我县叶埠口乡前何村村民何军伟之女患白血病住省人民医院,医疗费需80万-100万元。当知他的困难后,我除捐款外,又参与县组织的义演活动,为他无偿出动交通用车,前后参于活动20多次,何军伟对我感谢不尽。

    为人者,假如你是一棵树,想顶天立地,就别背叛土壤;想枝繁叶茂,就别背叛了根。倾听贫困者的疾苦,要来一个变感情、变态度的挚情,听之民声,持之以诚;和之以处众。宽以待下,起乎内心,行之于身。花儿感激蜜蜂的辛勤采蜜,婴儿感谢母亲的细心呵护,小鸟感激大树的庇护,贫困户感激他人给予的善情。心理学认为,希望他人关心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这种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往往会产生‘士为知已者死’的回报心理,进而激发出巨大的感恩之心。

    “望公卿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对一个家族而言,只有从善,才能步步登高,前景无量;若不善,利已害人害国害党,非毁自身不可。“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它放大了个人心中美好的因子;善,是一种优秀文化因素,它契合了“情为民所系”的理念;善,是一颗慈爱的心、赤诚的心、火热的心,为民无私奉献;善,是一缕照射冬日的阳光,让贫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善,是一泓沙漠里的泉水,让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善,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让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所在,要在全社会营造善行天下的氛围,人人都要践行善言善行做善事,善道善德当善人,善学善才尽善职,善思善念修善心。

    诚为信

    我们家的家训,之所以以“诚为信”,在于只有家族每一个人都讲诚信,才能求得邻居、友人、社会的信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讲礼仪、讲老实、讲忠诚,不仅能构成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又能构成社会的友谊、和睦、团结、向上。所以,以家训的诚为信要求全家人,就会有好的家教、家风、家事。

    诚信,“至诚守信”、诚实且信用。待人以诚、律己以信,就出亲和力、凝聚力、感染力、胜利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诚信是“宝”,正如《礼记.儒行》中指出:“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诚信是一种社会美德。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的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凝聚着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孔子有“人而无信,不如其可也”的定论,孟子有“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的演说;墨子有“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的教诲;司马光有“不诚于前而日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的劝导;王安石有“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舍轻”的承诺,同时,哲人有“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的告诫:还有“曲能有诚,诚则形,诚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的治国之道;又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理念。古往今来,先贤留下了无数关于诚信的嘉言警语,涌现了如“查道摘枣留钱”、“范式千里赴约”等关于诚信故事和佳话美谈,一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诚信如天,莫此为大。欲让人心,首先要诚。讲诚信,必讲诚;诚信诚信,先诚后信;无诚不信,不诚难信。诚信是道德之本,做人之基,立国之道。“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诚以待人,信以处世,是我们明智的选择。做事先做人,做人必诚信。由此,从我们家的祖辈开始,都注重用诚信修身、养性,不说谎、不欺人、不骗人,所以,无论在我们村和外村,祖辈们的代代口碑都被乡亲传为美谈。

    诚信是一种力量。“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诚信是一种实践活动;“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诚信是一种守信品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靰,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脚”、否则不可行动;“诚能通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是一种魅力:“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诚信是一种敬业精神。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神圣;不仅是一种道义,更足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天衣无缝,这种力量至高无上,这种力量完美无缺,这种力量财富价值无限。对个人来说,诚信是一种树立在他人心目中的人格形象;对官员来说,诚信是一种风气导向和公信力的政府形象;对企业来说,诚信是关于经营发展和兴衰成败的企业形象。对家族来说,诚信是一种高尚品德形象。无论是个人、单位还是国家,都要高度重视并着力抓好诚信建设。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根本,在于诚信建设,在于营造诚信守信为荣,弄虚作假可耻。诚信,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诚信,才能让社会更加美好,用诚信创造生活,我们才会真正看到花香鸟语,美丽无处不在。倘若失去诚信,我们的社会将一片混乱,国家怎么能发展?社会怎么能变成和谐?一位哲人说,人的一生有七大追求目标,那就是:美丽、金钱、诚信、荣誉、权力、健康和地位。我们可以失去美丽而粗陋,可以失去金钱而清贫,可以失去荣誉、权力和地位而平凡,可千万不能失去诚信而欺诈。诚信无价,字字重千斤。生活如酒,因为诚信变得醇厚;生活如歌,因为诚信变得悦耳;生活如画,因为诚信变得美丽。凡此种种,归根到底诚信是一种力量。有了它,人生才能更加丰富多彩。“一个人不可以使自己伟大,但绝对不能拒绝崇高。”这呐喊之所以能唤醒人们的真诚和信任,在于生命绝对不会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人民、为了和谐、为了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自觉做一个诚信之人,让诚信的光芒普照民族精神的家园!

    诚信是一种责任。“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在家庭,这就是“诚信的责任观”。《孟子·离类上》有云:“诚者,天子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和责任。古人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身的五种基本道德。“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既包括言必行、行必果,时时处处取信于人,也包括充分相信他人,不无端怀疑别人。经验证明,人的诚信度建立起来很不容易,需要责任的驱使,深刻理解“信用为天,俯首大众”的内涵;真正把握“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的本质;全面把握“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的要素;自觉修炼“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的格性;竭力展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情操。在历史上,一个“诚”字包含着天地之道,一个“信”字可以生化万物,人若效法天地之至诚,可与天地“生物”之理那样,达到出神入化之境。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株很不起眼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只要我们恪守诚信做人的本分,尽力在诚信建设的征途上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用自己的言行呼唤诚信的春风,就能够汇成诚实守信的洪流,涤荡那些有悖诚信的污泥浊水,净化我们的道德天空,让诚信之花在神州大地常开不败。

    诚信是“线”,可以连接五湖四海;诚信似“桥”,可以横跨三江;诚信是“水”,可以滴水穿石;诚信是“舟”,可以通天下。一句话,诚信是一个人成长的深厚土壤,诚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石,诚信是成就政绩的摇篮。诚信给世界带来温暖的阳光。虽说诚信是微小的,只要占据心灵中一个很小的角落,就会温暖人的一生;诚信是脆弱的,在今天每个家庭践行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定会回归到市场,回归到社会,回归到每家每户每个人身上。她像一股活水,逐渐浸润,深入人心;她又像一缕清风,吹过田野,吹开人们心扉。不讲“成信”则臭名远扬!如果没有诚信二字,社会将丑态百出;家庭将四分五裂;朋友将处处设防;文字将胡说八道!大家就会生活在一个恐怖的世界里。“诚信贵于珍宝,守信则家家之责”。每个家庭都有责任以诚信为本,将做人的原则内化为做事的准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负人民的殷殷期待。要“把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作为自觉行动来追求、来完成、来实现。

    恩为谢

    感恩,说到底,就是一种感谢。人生不易,要常想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快乐无穷。作为家庭而言,在我们家为什么把感恩作为家训的一条来强调来运行,在于感恩是一种爱的表达,它蕴涵着一份真诚,一种对他人的感谢与尊重。从这个方面来看、来认识、来理解,感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人自然都拥有的,因为它是一种社会的美德,人的美德,人类的美德。既然如此,要靠千万个家庭成员的修养、改造来实现,来完成。

    在家庭,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华民族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这种美德,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孝”字。在这里,我们讲感恩,就要体现在一个“孝”字上。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做人之本。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儿女毫无功利的挚爱,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时刻牵动着父母的心:生病了,父母揪心难受;快乐了,父母喜笑颜开;事业有成,父母欢天喜地……父母将我们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含辛茹苦养育我们,不图回报,只求我们平安健康,美满幸福。父母给予我们的这种毫无功利的挚爱,做儿女的用一生来回报都不为过。所以说,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常怀感恩,要在感情上、思想上、行动上增强、强化一个“孝”字。古人所说:“凡为人子者,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孝者德之本”。在我国历史上,从孔子提出的“孝悌”思想,到孟夫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发挥,一直到今天,无不强调孝敬父母之道,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之道。古人讲孝林林总总地写下了不少专著,诸如《孝经》、《二十四孝》等书,具体地讲述了孝道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法,而不孝,则是天下一大忌,是国人共讨之的逆行。《孝经》云:“五刑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但什么是真孝?就是对父母要有感恩的感情、感恩的思想、感恩的行动。就是说,尽孝要感恩,感恩是最大最根本的孝。特别是学有所成,走向工作岗位的人,更应该孝敬父母,为普普通通的群众做出样子,起到导向的作用。可看到,有些人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把父母的大爱给忘记了,对父母莫不关心。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孝敬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最低起点,是子女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人有无道德良心的重要体现。伟大的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让人感动的人事,而是人人应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离开对父母孝敬的人,不可能有什么道德君子。无孝德便无家德,无家德便无公德,一个连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何谈关心他人,何谈为人民服务,何谈血染战袍、为国捐躯?心对父母不孝者,一般都心怀叵测,不可重用。一个缺道德的家庭就难以成为和睦的家庭,一个缺道德的社会就难以成为文明的社会,一个缺道德的国家就难以成为和谐的国家。我们要认清今日社会的“道德、孝道”上的危急性、严重性、迫切性,从加强道德、孝道教育入手,倡导感恩思想,以此来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思想素质,从而使社会充满文明、温馨、和谐、祥和。

    可是,在今日社会上,有些人对父母不知道感恩,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不仅没有想到回报,反而无度索取。有的把父母当“摇钱树”,想方设法从父母那里搜刮钱财;有的把父母当“出气筒”,稍有不顺就横眉竖眼;有的甚至把父母当成生活的“包袱”,不管吃穿,不问饱暖。对父母感恩,并非一定要给老人以锦衣玉食,工作上多一些积极奋进,喜报频传,他们就能倍感荣耀;家庭里多一些和睦,少一些吵闹,父母就能安然舒心;生活中多一点关心体贴,虚寒问暖,父母就能幸福朗朗,颐养天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历来视孝与感恩视为“人伦之公理”,将它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且把孝与感恩和“忠君”、“爱国”相联系,以“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与感恩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投资”。要知道,“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不仅具有道德价值,更具有美德价值,是道德价值与美德价值的辩证统一。显然,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华最优秀、最经典的文化。

    古今中外,知恩图报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中华文明是礼仪之邦,积淀深厚。诗句里有着“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循循善诱,这些彰显了古人对感恩的崇高、崇尚。受恩、知恩、感恩、抱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社会上,特别是走向工作岗位的人,都会得到方方面面的关爱,关心之恩,离开同事和朋友的支持、帮助之恩,离开父母的哺育、养育之恩,就难以成长、成事、成才,甚而成功、成业、成家,更难以成为人民的公仆。常怀感恩之心,就要牢记党、人民、社会的恩赐,激发、激励、促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更好的为民谋利益,以高度的责任感、激情感、动力感把工作干得好上加好。

    社会越是回报个人的奉献,个人就乐于奉献社会;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越多,社会为个人提供的权利、保障和幸福也就越多。这也正是我们应当心存感恩、需要学会感恩的道理所在。工作走向了一定的岗位,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往往被人高看一眼,厚爱一筹,很受人尊重。越是如此,越要正确的看待这种被尊重,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要学会对时代感恩,是伟大的时代为我们成为施展全部的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要学会对群众感恩,群众对我们满怀殷切的期望,朴素地感动于我们所作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贡献,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宽容我们失误,鼓励我们不断地成熟;要学会对同事们感恩,“朋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成长进步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  和同事们搭建的每一个表现的舞台,进步的阶梯,发展的机遇。40多年前陈毅元帅在给儿子的诗中道:“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个人对于社会就应该这样:有培育就应有报答,有受惠就应有付出,有支取就应有补偿。反之,只有索取没有回报,只有享受没有付出,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可能平衡,就无法和谐。这就是说,知恩图报,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建设中围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作为社会的一员,不管是来自群众对我们的感恩,还是我们对群众的感恩,都要化作立业、敬业、创业的精神动力,让感恩使生活燃烧激情,让人们充满动力。面对当今惠风和畅的盛世、面对欣欣向荣的生活,我们更应该将感恩化为推动事业前进的动力,达到兴业、振兴之目的。

    和为贵

    在俺家家训的内容上,有一款写着“和为贵”。为什么把这一条作为家训?这在于: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又云:“忠恕行则仁德昌,仁德昌则天地和,天地和则万物兴”。古代的《礼仪》一书,讲社会、国家、家庭和谐,要从孝老爱亲,建立惟服孝道的家庭美德。在《二十四孝》一书中,首推王祥,他家庭贫寒,隆冬季节冰冻三尺,其母病重在床。一天,母亲想吃鱼,他就用自己的体温化冰层,在冰中捕鱼让母亲吃。王祥卧冰的孝道之心至今还广为流传。孝是百德之首,无孝道便是无家德。在这里,孝老爱亲与治家是一致的。孝道,首先来自家庭,立足于家庭。没有家庭关系上的孝道,就没有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和谐、团结、友谊、为善。立家、管家、治家、美家,就要讲孝道、抓孝道、落实孝道,用孝道去统领。古代的仁人志士把“荣辱观”引入到治理家庭倡导的孝道之中,使孝道成了人的面子、人格、羞色。诗人泰戈尔曾说:“美的东西都是有色彩的”。羞色来自害羞,害羞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现象,说明心中有一种十分珍贵的东西叫“羞耻色”。家庭的孝道,要知荣辱。不孝道的要有“羞耻色”。不知荣辱的人,就是一个野蛮的人,就谈不上文明,也就不会讲孝道。在我国历史上管子最早提出的荣辱观:“仓廪实则知荣辱,衣食足则知礼节”。孔子首倡“行已有耻”,认为有耻的人才能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孟子也从“仁”的角度来分析荣辱的根源:“仁则荣,不仁则辱”。我国历史上关于荣辱观的古训和格言比比皆是:“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由义为荣,背义为辱”,“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这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知荣明耻看得很重,可谓是:重于泰山,贵于神灵。礼仪治人之大法,不耻则老所不为。孟子日:“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心”。一位哲人说:“羞耻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是一种为善而斗争的精神力量”,“是对于卑鄙无耻的事物的一种强有力的抗毒剂,是义务感和责任心的道德情绪的支柱”。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羞耻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是一种革命”,“如果,整个国家真正感到了耻辱,那它就像一头蜷伏下来的狮子,准备向前扑去”。用“荣辱观”的观念看待家庭治理,更显出不讲孝道是人生最大的可耻,由家庭不和睦导致个人与家跨下去,败下来。

    孝道与治家的关系,充分说明了孝道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保证;治家,就要让孝道在家庭落户、扎根。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家和万事兴”的目的。这一点,不仅是过去的要求,也是今日时代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生活的第一港湾,是育人的第一学校,是拒腐的第一关口。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丰厚和谐文化资源的积淀,像“利者,义之和也”,“礼之用,和为贵”,“和羹之美.在地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家和万事兴”,“家和贫也好,不义富如何”……这些亘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名言警句,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我们民族的心灵上,融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伦理必然与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天成融合。家庭的和睦相处,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自古以来,人们就向往和谐,追求和谐,称和谐为“美”、和谐为“贵”、和谐为“善”、和谐为“义”,伦理精神就渗透在人们对和谐的向往和追求之中。国与家的关系,在于协调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稳定与和谐,应以“家为重”。在以“和为贵”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包含着“家国合人”的思想。优秀的家庭伦理总是把“家事、国事、天下事”糅合在一起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这一切完全适应今天和谐社会的需求,理应成为当代家庭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所以说:“和”是百川所归之大海,是万物所依之根本,是万民所寄之愿望。

    新的历史时期,在家庭讲孝老爱亲,应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对父母、对老人要注重在物质上的赡养。尽力改善父母和老人的物质生活,让他们住得舒适,吃饱穿暖。不论贫富,都要使老人的衣食住行,好于自己,至少和自己一样。特别是父母因病卧床不起的时候,更需要子女精心照顾。二是精神上的慰藉,要尽力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他们痛苦时要多加宽慰,在外工作的子女要常回家看看。要支持父母正常交友,以慰其寂寞和空虚。要支持父母再婚,帮助父母老有所伴,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要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子女成才,在封建社会能够光宗耀祖,荣耀门庭,在新社会也能满足父母望子成才的本能心理,使父母得到很大的慰藉。四是父母去世后,长子长女要主动承担起抚养成年弟妹的任务,让父母死而无憾。五是新时期的孝道,除孝敬父母之外,还应包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家庭和睦、爱护子女、邻居团结等内容。家庭和睦包括父子、婆媳、姑嫂、妯娌、兄弟姐妹间的团结友爱。爱护子女包括以身示范,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遵纪守法更为重要,如果用非法所得孝敬父母,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父母的言行不符合党纪国法和道德规范,儿女不但不予顺从,还应劝阻和纠正。如果父母在世时不孝,死后丧事大操大办,不但于世无补,反而贻笑乡邻,而且违反廉政要求,切不可为之。我们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使家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弘扬基地。孝道讲为善,这种为善带来的是社会的和谐。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在构造他的“理想国”时,提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只有从善出发方能认识“理念世界”,建立“理想国”,达至“和谐”。中国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都曾对未来人类社会寄以深切的期望,这个期望就是人类、社会的和谐。从孔夫子孜孜以求的“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到康有为、孙中山等人梦想实现“大同世界”的远大抱负;再到毛泽东以诗人浪漫的情怀吟咏的“环球同此凉热”;在他们所向往的社会中无不包含“和谐”这一核心内容。可以说,“和谐”就如同百川归海那样必将汇成为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我们当代中国更需要和谐。恰如胡锦涛所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由孝老爱亲、为善、施善达到和谐,它绝不是一句空话。恶言恶语,难有和谐,惟有善字当头,善友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古往今来,与人为善是美德,备受推崇和褒奖。“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充分说明与人为善是君子之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于人为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与人为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是一种崇高的为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与人为善是一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道德品格。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提倡与人为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孝道中求和谐,关键在于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社会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讲和谐,就要对人有善心、善情、善意、善心,也就是对人民群众要有爱心、暖意,要有担当,遇到穷人闻厌,遇到苦人闻乐,遇到愁人闻笑,遇到失意之人闻勿矜,同时,在与社会、与人、与自然的为善和谐中,要多看发展少求庇,多想恩泽少责难,多讲报恩少索取,尊重社会公德,多为贫困者献爱心,多向落难者伸援助之手,多给失利者加把劲。总之,和谐需施善,施善促和谐。对每一个人而言,只要施舍不倦,求善不厌,修身践言,做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形成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就会营造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全社会文明风尚,和谐之风就会以“其声和以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1  www.zkrd.gov.cn  周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周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豫ICP备15036050号-1 豫周公网安备:41160002130013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太昊路中段 值班电话:0394-8357398 信箱:zkrdxck8026@163.com
    技术支持:中原传媒
    总访问量: 4874276 次